怎样煎煮中药才能保证药效?
“医生,请问这中药怎么煎啊?怎么服用?”在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中药房外,每天都会有不少患者在拿药时问到类似问题。该院药剂科主任医师陈翠美说,要想真正煎好中药不是件容易的事,中药煎煮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其疗效的发挥,对治疗疾病起着弥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正确煎煮中药?陈翠美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关文章:药房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煎药的器皿
煎药容器以砂锅为首选,其次为不锈钢、玻璃类器具,这些器具传热均匀、性能稳定,可避免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药效。铁质器如铁锅易氧化且化学性质不稳定,易与中药中有些成分发生反应,可能影响药效,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产生毒副作用。同时,用铁质器具煎煮中药还易导致汤剂的色泽不佳和产生沉淀。中药中的铁锈味也可引起患者肠胃不适而产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故应避免使用铁质器皿煎药。另外,铜质、铝质器具也不应该用于煎煮中药。
煎煮用水
中药汤剂的煎煮要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无污染饮用水,忌用反复煮过的水、保温瓶的隔夜水及被污染的水。用水量可根据药物的质地来适度调整,如煎煮种子、果实类中药材,水量可少些;煎煮花叶、全草类中药材,水量则应多一些。一般第1次煎药以加水至超过药面1~2厘米为宜,避免加水过多或过少而导致患者服药困难或是药物有效成分未能充分煎出;第2次煎煮时水量应酌减。
煎药的方法
浸泡时间 煎煮中药前应先用水浸泡,浸泡中药饮片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缩短煎煮时间。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不能直接加热水。因为中药饮片大多是含有淀粉、蛋白质的植物类,如果骤然受热,会立即皱缩、凝固,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渗出、溶解。以花、叶、细茎类等质地疏松和轻浮的植物药为主的中药,浸泡20~30分钟即可入煎;而以生长多年的植物块根、根茎、种子、果实为主的中药,应浸泡60分钟方可入煎;凡是矿物、动物、蚧壳类药材,浸泡时间需更长一些,这样可湿润药材,能使其充分膨胀,药材变湿变软,更多的有效成分才会煎出。其次还应考虑到季节对药物成分性质的影响,炎热季节,中药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酵变质;寒冷季节,多数中药浸泡时间则可长一些。
煎药用火 煎药用火应遵循“先武后文”。煎煮一般的药物可先武火煎沸,再用文火慢煮。解表类药物用武火速煎为宜;滋补类药物武火煎沸后,宜用文火煎制,以便煎出浓厚的药汁。
特殊处理 根据不同的药物性质,分别采用先煎、后下、包煎、兑服、另煎、烊化等方式。如制草乌、制川乌等带有毒性的饮片,需要先煎1~2小时,以消除或降低其毒性;车前子等含黏液质较多的饮片要在煎煮时采用包煎法,以免黏糊锅底;贵重中药如西洋参,需要另取器具单独煎煮取汁,再将药渣并入其他药物同煎,最后将前后两次煎煮的药液相混合。
此外,在煎药过程中要经常搅动,并随时观察煎液量,使饮片充分煎煮,避免出现煎干或煎糊的现象。注意在煎煮过程中不要随意加水或倒掉药液。
煎药的时间
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治疗目的等因素来决定中药汤剂煎煮的时间。在煎药次数上,一般需要煎2次。第1次煎煮时间为煮沸后煎20分钟为宜,二煎时间则为15分钟左右。解表药一般沸后用武火煎10~15分钟,二煎沸后5~10分钟;滋补药一般沸后小火煎30分钟,二煎沸后煎20分钟。每次煎好后应趁热及时滤出煎液,避免因温度降低而影响煎液的滤出及有效成分的含量。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后分两次服用。
煎液总量
每剂药总煎出量为成人400~600毫升,儿童100~300毫升,早晚各服用1次。
陈翠美提醒,中药汤剂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武器,其煎煮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中药的治疗效果。因此,遵循合理、科学的中药汤剂煎煮方法是确保药效正常发挥、达到治疗目的的关键所在。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碧辉
相关文章: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身体不适请到正规医院就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中医宝典微信公众号 zhongyidaxue